清明前夕市民张女士在网上写下了这段话表示对孩子的思念以及对北京万佛华侨陵园的感谢之情。
今年清明节,因为疫情,很多市民无法亲自前往现场为亲人进行扫墓,为了追思缅怀不少亲属纷纷选择在线云祭扫以及网上预约线上线下互动服务。网上祭奠、微信群客户逐一通知、成立免费代为祭扫小组,微信直播祭扫过程……日前,记者从万佛华侨陵园了解到,3月21日至今,已有696位市民选择代为祭扫服务,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26岁的李猛是万佛华侨陵园管理服务部礼仪小组的一名工作人员,平日里从事主持、影像制作等工作。疫情期间,他和其他9位同事一起被组建为代客服务组,从事微信直播、擦拭墓碑、摆放果品等代客祭扫工作。
据了解,因为每次直播需要携带脚架以及各类祭扫、清洁用品,加上上下山坡,考虑到这点,园中的这支待客服务组都是由80、90后组成的,年龄最大的34岁,最小的就是26岁的李猛。3月15日,徐女士通过陵园微信群联系到了李猛,希望在3月19日当天,可以通过微信直播的方式为自己的女儿过26岁生日。在了解情况后,李猛和同事们按照徐女士的要求从周边的蛋糕店订购了生日蛋糕,并在超市中购买了薯片、果冻、饮料等零食。“疫情期间,好多东西不好买,大家就分头行动,因为逝者去世时只有12岁,还是个孩子,所以我们也尽量做到最好,让家属满意。”李猛说道。
3月19日当天早8点,李猛和同事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来到小窈(化名)的墓前,架设好手机支架,通过微信联通了徐女士。然后在直播中用毛巾擦拭了墓碑,摆放贡品、鲜花以及生日蛋糕、电子蜡烛,代家属鞠躬行礼,最后给妈妈和孩子留出10分钟时间让亲人“沟通”。
”时隔一周,我们收到了徐女士邮寄过来的锦旗,对我们表示感谢。当然,我和同事们还是很欣慰的。因为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所以,我们一定再接再厉,尽量满足每位客户的需求。”
3月30日当天,记者在万佛华侨陵园正门看到,现场设有体温检测和身份核验处,工作人员对祭扫群众实行健康检测和身份核实,行人和车辆分开检测,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陵园主要路口和墓区设有指示牌,园内还为祭扫市民提供免费鲜花服务,并在园中增设临时卫生间,在公共卫生间、露天洗手池等场所,配备消毒洗手液,方便大家使用。
据陵园管理服务部副经理张卫东介绍,为做到引导明确,指示明确、服务明确,陵园在公路、路口以及整个园区共设置交通、服务引导指示牌和横幅108块。起到宣传疫情防控、引导文明祭扫作用。此外,在陵园道路入口设有预约码核验处,祭扫群众可凭预约码和预约短信快速通过,减少路口拥堵聚集。
张卫东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为方便市民祭扫,万佛华侨陵园开通了短信群发平台。提前告知祭扫群众今年祭扫规定和预约方式,并为已电话预约的客户发送入园短信凭证。同时,线上服务平台推出了网络纪念馆进行网上祭扫、预约代客祭扫、预约选墓等服务为广大市民提供方便。此外,陵园还制作了温馨提示卡,在入口处发放给祭扫群众,宣传疫情防控常识和安全祭扫须知,做好祭扫群众引导工作,确保清明节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服务安全平稳。
“目前,希望市民选择网上祭奠的方式进行缅怀亲人,等疫情结束后,大家就可以放心来陵园祭扫已逝亲人,同时感受这里的春日景色” 张卫东说。
文章来源:北京社区报 ; 记者 陈硕 文/摄